母猪批次化繁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它通过科学的繁殖调控技术,使得母猪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配种和分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初期期建立
对于 180 日龄左右没有检测到发情的后备母猪,每头注射 1000 IU 的血促性素(PMSG),注射后连续 1 周使用公猪(气味剂)诱情,每天 2 次,对发情的母猪做标记。对未发情的母猪,间隔 10d,再次注射血促性素(PMSG)并重复上述操作。
性周期同步化
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就是通过同时断奶或者外源性激素处理,使猪群的性周期达到相对一致的状态,为母猪后续集中发情、配种做准备。
- 后备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已经建立了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可通过饲喂烯丙孕素来实现性周期的同步化。对 215~225日龄具有初情期的后备母猪连续饲喂烯丙孕素 18d,每天饲喂 20mg。
- 经产母猪性周期同步化:经产母猪可以通过统一断奶时间的方式来初步实现断奶后性周期的同步化。
卵泡发育同步化
已经建立了性周期同步化的母猪可通过注射血促性素(PMSG)来实现卵泡发育同步化。
- 后备母猪卵泡发育同步化 :最后一次投喂烯丙孕素后 40h(是在性周期同步化阶段投喂的),后备母猪颈部肌内注射血促性素(PMSG)800~1000IU/头。
- 经产母猪卵泡发育同步化 :母猪断奶后 24h(是在性周期同步化阶段),后备母猪颈部肌内注射血促性素(PMSG)800~1000IU/头。
排卵同步化
母猪排卵同步化共有如下 3 种方案。
- 经典定时输精 :注射血促性素(PMSG)后 80h(是在卵泡发育同步化阶段注射的),颈部肌内注射戈那瑞林(GnRH)100~200μg/头,所有母猪间隔 24h 第一次输精,间隔 16h 第二次输精。
- 两点查情定时输精:在“方案 1”的基础上,在注射戈那瑞林(GnRH)时和第二次输精后 24h 增加两次发情鉴定,对两个查情点静立发情母猪即时输精。
- 发情促排定时输精:注射血促性素(PMSG)后(是在卵泡发育同步化阶段注射的)次日开始查情,出现静立发情的母猪颈部肌内注射戈那瑞林(GnRH)100~200μg/头;上午静立发情母猪注射后间隔 8h、32h分别输精,下午静立发情母猪注射后间隔 16h、40h分别输精。
配种同步化
按照“排卵同步化”阶段配种输精即可。
诱导分娩同步化
诱导分娩同步化共有如下 3 种方案。
- 单次注射前列腺素:于母猪预产期前一天的 9:00-11:00,给母猪颈部肌内注射或后海穴一次注射氯前列醇钠 0.2mg。
- 分剂量注射前列腺素:于母猪预产期前一天的 9:00-11:00,给母猪颈部肌内注射或后海穴一次注射氯前列醇钠 0.1mg,间隔 6h 后再注射另一半剂量的氯前列醇钠 0.1mg。
- 前列腺素 + 卡贝缩宫素:于母猪预产期前一天的 9:00-11:00,给母猪颈部肌内注射或后海穴一次注射氯前列醇钠 0.2mg。第二天 9:00,对前一天注射药物且未分娩的母猪同部位注射卡贝缩宫素 35μg(有无分娩征兆的母猪都可注射),对无分娩征兆的母猪可以提前启动分娩,对有分娩征兆的母猪可缩短产程。
单次注射前列腺素诱导分娩的母猪白天分娩率为 70%~80%,有 20%~30%的母猪不能在白天分娩。分剂量注射前列腺素诱导分娩的母猪白天分娩率为 80%~90%,白天分娩的比例比单次注射前列腺素高,但增加了工作量。前列腺素和卡贝缩宫素联合用药可使几乎 100% 的母猪在使用卡贝缩宫素当天的 18:00前完成分娩。
附录
促进卵泡发育同步化的外源性激素
- 血促性素(PMSG):是促进母猪卵泡发育的首选用药。
- PG600:是 PMSG 和 HCG 组成的复方制剂,使用复方制剂的一个明显的风险即囊肿和卵泡黄体化。
- GnRH 激动剂:效果不理想,尤其是高温季节。
促进排卵同步化外源性激素
- 戈那瑞林(GnRH):可作用于垂体,引起内源性 LH 的合成并释放,其 LH 的释放模式更接近自然生理学状态。
- GnRH 类似物
- LH
-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
文章评论